只不过,这位陛下显然没料到,自己的这份好心非但没有得到别人的赞赏,反而成为了很多人心里的冤大头肥羊,直接成了大臣们眼中公认的不需要打欠条的ATM机。

但是,在那些蜂拥而去借钱的人当中,固然有占小便宜的,可生活困难的人也不在少数。

【雨翊凌澜:归根到底就是老朱给出的俸禄制度实在是太不行了,不是天底下的所有人都是海瑞跟于成龙,愿意守着清贫度日。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不生娃的——朱元璋给的那点工资顶多只够基本生活,如果把租房的钱和生孩子的钱全部算进去,这么点钱够个鬼啊!】

【潇湘水断:而清朝居然还延续了明朝的俸禄制度(窒息),虽然钱少不是贪污的理由,但是,如果能够给他们多一点工资,我想应该也能减少不少误入歧途的人。】

季驰光:“清朝人赵翼说明朝的官俸最薄,其实,他就是通过踩别的朝代来给清朝镶金。清朝在这方面的情况没比明朝好多少,根据严格的计算,如果一个县令没有其他的额外收入,他甚至连自己的基本排场都维持不了——也正是因为这份薄薪制度,各级管理不得不一再把这份工资压力向下转移,提高火耗,甚至就连康熙都默认了火耗的存在。”

火耗是什么?

那是起源于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的弊端。

因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之后,官府收税,从此只收碎银,不再收其他的纳税物,而如果要上交国库,肯定不能直接递呈碎银,所以,在这中间,还有一道重铸工序。

所谓的“火耗”,就是在这过程中产生的“损耗”,这份钱一般都由当地的官府收入囊中。

一般情况下,默认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。

只不过,康熙晚年的时候,吏治实在混乱,在这样的情况下,在某些地区,火耗甚至一度高达四成。

季驰光:“康熙也看出了其中的弊端,早年的时候他也曾经颁布过相关的法令,明令禁止火耗的存在。”

只不过……

“如果没有火耗这份默认收入的话,很多低层官吏甚至会饿死。”

季驰光感叹着说出了许多人都震惊错愕的话。

“要么,康熙下狠心,改革当时的俸禄制度,变更祖制。要么,就是将这条法令半废除

章节目录